無論疫情多嚴重,也阻擋不了老師教學,更阻擋不了學生上課。為做好線上教學工作,幫助老師們盡快進入線上教學狀态,學院第一時間排摸需要線上教學的課程清單,積極組織老師們參與學校舉辦的各類在線教學培訓,為老師們提供在線教學支持服務。學院支持并鼓勵教學團隊以創新形式與在線資源,充分利用騰訊課堂、騰訊會議、超星學習通、智慧樹等平台,在短短幾天内完成線下線上教學模式的“一鍵切換”,實現了線上教學課程全覆蓋、任課教師全覆蓋、學生全覆蓋。
機器人工程教學團隊--“互聯網+”教學,慕課來了
通過課程團隊5位老師曆經2年的打造,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機器人學基礎》慕課課程成功在智慧樹平台上線,成為本次“在線教學雲課堂”的有效教學載體。
目前該課程通過“線上+線下”教學模式開展課程教學,線上教學分為:在線課程點播學習+課後測試+問答互動+期末測試,線下教學為2次見面課:講解課程要求+針對在線學習的重點内容讨論與實踐。因疫情原因,見面課靈活采用“QQ群内讨論+語音分享屏幕”等方式開展,以達到預設教學效果。該教學模式幾乎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同學可自由安排學習計劃,在課程規定時間内完成學習與考試,此次疫情期間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與喜愛!
制圖教學團隊--抗戰疫情,我們相約在雲端
現代工程圖學課程研究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門技術基礎課,适用于機械類各專業以及與機械專業教學要求相近的其他專業。受疫情影響,教學團隊及時轉變教學模式,由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為線上模式。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團隊老師們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超高的響應速度,由線上線下模式無縫連接到線上模式。
制圖教學團隊包括張旭、徐滕崗、劉勝、夏超文和程小勁五位老師。團隊成員化困難為機遇,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兩性一度”教學理念,設計規劃教學實施方案,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在停課不停學的契機下,努力做好線上教學,深化教學改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熱。
制造裝備及控制技術教學團隊--雲上共堅守,一起克時堅
團隊的張海峰、李軍利、金全意、闫棟等老師利用雙休日積極準備,提醒同學們在線上課的時間和注意事項,确保每位同學能按時到達在線課堂。教師們在學習通上提前準備好視頻課件、課程材料和作業任務等,以便于同學們通過觀看這些課程材料進行課前預習。本教學團隊的所有導師,除了在線教學任務外,還是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和幾十名本科生的全程導師,大家立即安排學生的指導和聯絡工作,通過QQ、微信與學生取得聯系,關注他們在校的隔離情況,了解他們在疫情突發情況下學校生活和學習近況,提醒他們注意自我防護,在宿舍安排好學習和生活。
智能制造技術教學團隊—“智造+”數字技術助力網絡課堂
通過将每次授課内容提綱以及重要闆書内容提前發給學生,督促學生做好每堂課預習的同時,不僅提高了學生網課學習的效率也為後續學生複習提供了資料。在網絡授課時,還積極和學生保持互動和交流以提升學生網課學習的專注力。
機械工程測控技術教學團隊--開啟雲間課堂,共築抗疫防線
《分布式控制系統》和《機械工程測試與信号處理》課程是團隊線上教學涉及的兩門專業課程。為确保課程線上教學活動有序開展,保障教學質量,團隊教師在課前進行了積極地溝通交流,充分了解當前主流在線教學平台的優缺點,同時認真參加并學習了學校教務處組織的超星平台在線教學培訓活動,經過前期多輪在線測試,苗曉丹老師和董林老師主講的《分布式控制系統》以及錢莉老師主講的《機械工程測試與信号處理》課程均使用騰訊課堂作為在線教學平台,并采用直播為主的教學模式開展線上教學,同時保留微信群、QQ群等作為備選方案,這樣能更及時地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每個公式、每個符号變量以及每個圖表的含義。
除了常規的知識點講解和分析之外,老師們在授課過程中還設立課堂讨論區,通過課堂提問、舉手發言等多種環節和同學們進行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課後積極補充課後思考題,幫助學生掌握課程重點和難點。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幾位老師還積極将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鼓勵廣大學子在校期間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遠大理想,扛起新時代的使命和擔當,做新時代具有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建設者。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 線上教學紀實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接到學校線上課程通知後,第一時間召開視頻會議,摸底團隊七位老師本學期正在進行的課程,有本科生課程《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現代加工技術》,研究生課程《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另外,團隊共帶教39名學生進行畢業設計。
在輔導員老師的協助下,團隊快速建起了線上學習的平台,針對各課程的實際情況,課程老師們均采用直播方式進行授課,分别利用騰訊會議、QQ群、微信群等平台,确保選課的學生每一位同學都及時加入平台,并把相關課件和電子課本發給學生。考慮到宿舍同學同時上不同的課,減少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環節,增加了在線答疑時間。
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教學團隊--同心抗疫,雲端教學團隊發力做貢獻
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教學團隊周天俊老師承擔了《流體力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周老師主要通過騰訊會議直播授課為主,再通過學習通安排相應章節的課堂作業為輔,同時運用QQ班級群進行相關課程内容的線上通知。充分發揮每個線上教學工具的作用。基于線上課程的學生聽課特點,課程管理與課程内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在課程管理中,上課點名分為三次,分别為開始上課時,課程進行一半時,已經課程結束時三個階段對學生進行點名。在課程内容上,基于流體力學基礎課程理論性比較強,在每堂課講授新知識點後,會預留二十分鐘進行舊知識點的回顧,保證學生在線上教學的每堂課的最後時刻任可以保持上課專注度。同時在課中還會運用學習通軟件布置相應的課堂作業,讓學生完成。
團隊李永芳老師在《汽車理論》雲端課程中,采用學習通錄播回看與讨論區讨論及作業提交、結合騰訊課堂直播、QQ群在線讨論等方式使得教學順利進行。在學習通上,安排一定課程内容,讓學生在規定課程時間實施線上自主學習,這很好的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學習通上也方便老師及時查看學生學習進度,作業完成提交及測驗等。通過騰訊課堂直播,可以很好的開展翻轉課堂,讓學生現場作答或讨論,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融入學習通自主學習和騰訊直播互動學習,合理安排時間,積極主動思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機械原理教學團隊 – 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動态管理
重視和關注學生端,為每一位同學建立一個動态網絡數據庫(依據網課,作業,課堂練習,實驗報告等),根據實際情況反饋,制定每一個同學的幫扶和激勵措施。鼓勵先進,幫助後進,宣傳良好的學風和正面典型,全面融入課程思政點,鼓勵大家勇于奮鬥去争取勝利。
學号 | 姓名 | 機械原理班 日常表現及動态庫管理(2022.03) |
081920431 | 陳碩 | |
011120138 | 朱盅昱 | |
011120101 | 周志偉 | |
081920305 | 左潇洋 |
工程力學基礎教學團隊—科普、思政元素與知識融為一體
梁的平面彎曲--梁的概述
1伽利略《關于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
早在17世紀,伽利略就研究過梁的彎曲問題。伽利略的力學著作《關于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中懸臂梁的插圖如圖所示,他闡述了關于梁的彎曲試驗和理論分析。伽利略是實驗科學的開拓者,根據實驗他得出,動物形體尺寸減小時,軀體的強度并不按比例減小。他說:“一隻小狗也許可以在它背上馱兩三隻同樣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馬也許連一匹和它同樣大小的馬也馱不起。”
2 武際可說梁
梁,它的概念形成很早,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章中就有梁的概念。《國語》上說:“造橋為梁”。以前民間建築房屋時,将“上梁”看作大事,一定要挑選吉利日子,以表示對上梁這道工序的重視,梁也是力學最早研究的對象之一。汽車、火車底盤上有梁,輪船的船身可以看作在浮力與重力作用下的複合梁,飛機的機翼是空氣動力作用下的懸臂梁,而機身則是在機翼向上作用力與機身重力作用下的梁。竹、木、莊稼等植物的莖,在風作用下也是梁。動物的骨骼、脊柱在它們橫向受力時,也是梁。所以梁的精确研究和梁的精确概念的形成,是整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和彈性力學最早的事件,也是人類技術科學進步的大事。